耗时 8 年零 3 个月外加 3 天的时间,小米从北京中关村一骑绝尘最终奔向香港上市,完成了一场由最初为发烧而生的 UI 创业公司,到涵盖硬件、电商、零售等业务的互联公司的蜕变。
尽管雷军一再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但外界对其印象依旧聚焦在硬件产品以及米家旗下的「国货」,也就是在这期间的每一件产品,塑造了小米的八年。
小米成立于 2010 年 3 月 3 日。彼时,智能手机产业方兴未艾,市场份额还牢牢地掌握在巨头们的手中, 三星、HTC、Moto、诺基亚如日中天,iPhone 还是身份的标识。8 年后,巨头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巨头,小米也不是当年那个小米。几轮针对手机行业唱响唱衰之后,人们才发现巨头不是不可撼动,后来者也是可以居上的。
在小米成立 3 个月之后,2010 年 8 月 16 日,小米发布首个内测版本的 MIUI。当时国内很少有手机厂商专门针对原生安卓系统做 ROM 的深度开发,依靠 MIUI 以及小米有意识的去打造社区,与用户进行互动,小米很快便聚集了一大批米粉。从此之后,小米便开始围绕着这个 UI 做长久的布局。
第一年(2011)
2011 年,同样是在 8 月 16 日,第一款小米手机问世——小米 1。小米 1 当年是迎着「为发烧而生」的 slogan 向人们奔跑过来:1999 元的售价,外加高通 MSM8260 1.5GHz 双核处理器、854 × 480 分辨率 4 英寸屏幕、1GB 运行内存、800 万像素 f/2.4 大光圈摄像等配置,再搭配小米自家的 MIUI 系统,成为了当年人们在价格与配置摇摆之间的最优解,并迅速打入了市场,但这也成为了其后期试图摆脱低价高配标识的一记暗伤。
评论列表(已有40条评论)
请先登录再评论...
登录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