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对iPad的种草是当年去上海世博会上看到别人在用初代iPad,当时觉得太酷了。对于这个新鲜事物有好奇也有犹豫,草就这样种下了,在等iPad 2发布后就拔了。一路从iPad 2 / iPad mini / iPad mini 2……用下来。当时的iPad由于缺少专业级App的支持,除了玩游戏就是刷剧集。直到iPad Pro的面市,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。


当新的妙控键盘发布后,初期是惊艳,之后是遗憾。遗憾之一:依旧没有F1-12功能键;二、键盘本身重量超过iPad Pro。可以想象下当12.9 iPad Pro+妙控键盘的重量比13寸Macbook Pro还重时……你还愿意带出去吗?
iPad Pro 11" 2020

先来说说iPad Pro 11" 2020,之前说过iPad Pro 12.9" 1/2/3我都用过,目前现役在的用的是iPad Pro 2018 12.9" 256G WIFI版,配了apple pencil二代,键盘配的是微软的可折叠键盘,保护套用的是原厂的智能双面夹。日常通勤只带笔,键盘几乎不带。

这次iPad Pro 2020的推出对我的吸引力也不是很大,主要是CPU没有啥提升,不是A13X;RAM由4G升级到6G后对未来几年的iPadOS支持也足够。


也许行业的关系,我个人更喜欢12.9寸的,屏大的好处不用多说,首先分屏体验更好,其次和手绘板一样,可用面积越大越好。

iPad Pro 2018/2020的主摄对2017版来说略有缩水,2020加入了超广和激光雷达扫描仪,在AR方面更进一步。
妙控键盘

iPad Pro 1/2/3一路用下来,apple pencil是必买的,键盘在1/2配过[期待已久的更新——2017 iPad Pro 12.9 WALN 256G],原厂的键盘好处是,设计语言统一,做工优秀,售价昂贵。而且初期的键盘是没有键盘背光灯的,晚上使用稍有不便。


全新的妙控键盘解决之前的部分痛点,带来了键盘背光灯,好用的触控板,转轴处还有一个Tpye-C可以给iPad Pro充电。

键盘的上盖部分,背面还有苹果Logo


打开后更像Macbook Pro了,上盖的角度调节阻尼手感非常好,但可调节角度并不多,而且也不能单手开。


妙控键盘的手感也不错,放弃了苹果一直固执的蝴蝶形按键设计,采用了常规剪刀式结构,具有1毫米的键程,这些都给输入带来了上佳体验。但是触控板面积偏小,虽然体验感不差,但总感觉不尽兴。


和我的iPad Pro 12.9,我用的那个键盘是微软的折叠键盘。目前已停产。
随手写





App Work

推荐几个我的常驻APP(排名不分先后):
修片_Adobe Photoshop、Pixelmator
办公_Documents、GoodNotes、Nebo
设计_Adobe Photoshop、Affinity Photo、Affinity Designer、Procreate、SketchBook


最后聊一下我对iPad Pro做为生产力工具的体验和分享。日常工作上iPad Pro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便捷。公司每周会进行1-2次头脑风爆,小伙伴们在交流时我可以在GoodNotes中把idea讯速记录一下,也可以在Procreate/SketchBook手绘一些草图以便后续工作时用的上。


在图片处理上我已经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流程了
1、把相机SD卡内的RAW各式文件通过SD to Type-C读卡器导入到iPad Pro相册或Lightroom中,让客户现场选片
2、把选完的片子在Lightroom中进行调色和二次构图,对于曝光参数差不多的片子可以采用复制/粘贴设置来减少调片时间
3、在Lightroom中可以批量导出照片,在Photoshop或Pixelmator中进行修片(这2个App的修片算法比Snapseed好太多)
4、把需要加滤镜的片子导入到VSCO
5、最后导出照片用隔空传送发给客户就能在朋友圈Show一把了。
Ps:需要用到Photoshop和Lightroom CC高级功能的需要付费,我目前是港版PS+LR摄影师套餐,桌面上可以安装2台电脑,移动端iOS的话应该是5台设备。

最后的最后,通过这几天的使用,iPad Pro 2020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性能优势,只在Lightroom中批量导出图片的速度稍微快了那么一点点。希望iPadOS 14可以持续优化一下性能方面的提升级吧。
这也让我更加期待明年采用A14X/A14Z的iPad Pro 2021年能带来的秒天秒地的震撼!
给我一次花钱的理由~
评论列表(已有45条评论)